无锡“小红车”正式停运 城市“公共自行车”出路何在?_焦点速读

扬子晚报   2023-04-17 10:57:26

4月15日起,无锡市的“公共自行车”——无锡“小红车”正式停运。无锡成为继扬州、淮安之后,省内第三个宣告“公共自行车”终结的城市。与此同时,各种商业大平台的“收费”共享单车,依然风生水起。提供市民“免费”(一般有免费时长)使用的公共自行车,为何比不过“收费”的共享单车呢?这再度引发人们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讨论。

现场体验


(资料图片)

公共自行车“免费”但不省心,靠桩还车是个“麻烦”

早在今年3月10日,负责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运营的无锡地铁集团方面,就通过官网发布了“无锡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关停清算服务项目”的公告。3月27日,相关方面又在码上行APP发布了“关于无锡市公共自行车业务关闭停运公告”,称:无锡公共自行车计划于2023年4月15日0点起停止运营。

与其他大多数城市的“公共自行车”项目一样,无锡的“公共自行车”为了解决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实行一小时内免费骑行,超出免费时段,则每小时“加收”使用费1元。由于无锡的公共自行车整体色调为红色,因此被市民习惯性称为“小红车”。

“蛮可惜的,主要还是使用不方便,”在江南大学东门的地铁站入口附近,一名正在取车的大学生告诉记者。记者看到,停车桩上停靠的好几辆“小红车”的车座上,普遍落满了灰尘,有的已经被晒脱皮。记者看到,地铁站门口停放着多种“共享单车”,不过大多数人径直走向了商业“共享单车”。

按照码上行APP的提示,记者成功取到了一辆,从地铁江南大学站骑向长广溪站,车程10分钟。不过,当记者推行车辆并准备骑行时却发现,车辆连接处已不太稳固,甚至摇摇晃晃,而车座高度调节很是费力,停车靠桩时也费了点时间。

市民感受

“公共自行车”项目几度整合升级,“老大难”问题依旧

在无锡市中心中山路北段一家写字楼上班的小许,说起第一次使用“公共自行车”的场景,仍觉得“哭笑不得”。2014年的一天,他外出办事后准备回单位,路程1.5公里,就刷了一辆“公共自行车”骑回去,但要还车时才发现,单位楼下的“公共自行车”停车桩属于另一家“公共自行车”项目单位。他只好将车骑回到借车的地方,然后再坐公交车回单位,“后来才知道,无锡当时有两家单位在做‘公共自行车’,互相不能通借通还!”他说,最大的麻烦就是靠桩还车,由于设备和系统的问题,往往还车停靠时并不顺利,有时不得不一个个尝试不同的桩位才能停进去,甚至不得不换个地方还车。

2017年,无锡地铁集团方面宣布,接手打造全市统一的“公共自行车”,无锡“小红车”应运而生。根据无锡本地媒体的报道,2017年的试运营阶段,无锡全市共投放10100辆“小红车”,共计分布在全市300多个站点,可以“通借通还”。同时,实行扫码取车,也不再收取押金,实现“随借随骑”。而没有变化的是,仍实行“靠桩停车”。

采访中,一位在江南大学读大三的左同学告诉记者,她经常骑“共享单车”。刚开始时,也注意到了“小红车”,但学校没有停车点,可以停车的地方太少了,而且还必须锁在固定的桩子上,桩子很少且经常停放不成功,车的质量也不如共享单车,于是果断放弃。

市民李先生则表示,最后一公里的骑行应该以便捷为主,“小绿车”只需手机扫码,收费详情便一览无余。同时还车也方便,“前几天我去医院想骑车,发现没有停车桩,还是选择了‘小绿车’。”

出路何在

“公共自行车”应回归“便捷”

2010年左右,“共享经济”模式大火,“共享单车”行业大战随即开启。而有官方背景的“公共自行车”,则主要由各地政府打造。但这种主要靠政府“输血”的运营模式显然难以为继,如何实现“可持续”运营,并真正起到便民的作用,依然令各个城市犯难。相关专家表示,近年来,不少城市出现了政府主导的免费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不下去,而商业平台经过“厮杀”后却越活越精神。免费的比不过收费的,可能更深层次还在于服务的便捷性,“从出行来说,便捷肯定是第一位的,况且收费也不算贵,是市民可以接受的。所以,关键是提供的服务是不是让人体验感好,真正发挥作用。免费,有时候并非一定就有吸引力!”(张建波 程乐)

猜你喜欢